最近因緣際會在YouTube頻道看到一部大陸電影「十二公民」,點閱看畢後,頗有感觸。
首先說明為何會點閱這部名稱及卡司沒有很吸引人(至少不吸引我)影片。
之前在許惠峰教授的課堂上,他曾說當學生時看過一部很吸引人的法律電影「十二怒漢」,我回家後立馬搜尋,才知道居然是部黑白的老老...老電影,而且網路上找不到清晰且有中文字幕的版本,這事就擱下了,但片名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前幾天看到這部大陸電影「十二公民」時,第一反應以為就是「十二怒漢」,雖然馬上發現並不一樣,但內容也是談法律,所以就好奇點閱了。不看還好,一看就停不下來,覺得真是部好片子。故事內容我這裡就不說了,有興趣的網友自己去看才有樂趣呀!
看完後我有幾點感想:
1. 很驚訝大陸能拍出這樣高法律水準的電影。雖然很多人都說大陸一黨專政、不民主、司法制度與素養落後,我想這有可能是真的,但是這部電影顯示,還是有人有很高的法學素養,只要有這些種子在,未來大陸法治的發展仍有讓人敬重的可能。
2. 近年法學的熱門發展領域多集中於智財、商業、金融、網路、工程等,但傳統的民刑法在實務上,仍有很多值得細心推敲之處。
3. 現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日千里,網路上也出現了AI律師、AI法官等相關研究的新聞。我是覺得,或許有些判別準則較為明確、可量化、法規搜尋的部份,AI可以取代人類;但在像本案這樣的民刑事案件,我想AI要全面替代人類,大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4. 人在做判斷決策時,無論如何都會受到自身背景經驗的影響。比方說,片中某陪審員認為「老者證人被人忽視一輩子,為了獲得重視,一定要說些什麼」,這就是我沒有想到的點。由此也顯示陪審團的優點,透過不同的背景經驗,彼此互補驗證思考有無盲點。
5. 陪審團要有功能,還是在於討論時要把真心話說出來,不要迴避衝突,透過建設性的辯論,真相(或至少接近真相)才有可能愈辯愈明。
受教了,好高興看到您的心得分享。
回覆刪除謝謝您的留言回應,感恩!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