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研讀筆記-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676號判決-具有法規命令之性質之解釋函應刊登公報或新聞紙-1

背景:
茂翔營造參與台灣中油公司採購,被通知有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6款「犯第八十七條至第九十二條之罪,經第一審為有罪判決者」,而被通知刊登為不良廠商及沒收押標金。
前審判決不用刊登為不良廠商,但押標金還是被沒收,因此茂翔營造上訴。
上訴人參與被上訴人辦理「石化事業部辦公室、工場區勞務性工作」採購案(下稱系爭採購案),因不服被上訴人所屬採購處南部採購中心(下稱南部採購中心)以民國102年8月26日南採中心發字第10210403330號書函(下稱原處分)通知上訴人有政府採購法(下稱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6款事由,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並不予發還押標金新臺幣(下同)116,000元。
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提出異議,經該中心以102年9月9日南採中心發字第10201653800號函復其異議為無理由,上訴人不服,提起申訴後復經判斷駁回,上訴人遂提起行政訴訟,經原審審理後,就申訴審議判斷、異議處理結果、原處分關於刊登政府採購公報部分撤銷,至其餘之訴部分則駁回,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即不予發還押標金部分)仍未甘服,遂提起本件上訴。

上訴人茂翔營造有限公司理由:
茂翔營造及代表人施宗顯曾被起訴圍標,過程中公司罰金部分確定,而代表人最後無罪定讞;之後公司另提再審也判決無罪。
(一)、上訴人及其代表人施宗顯、訴外人錦耀營造有限公司(下稱錦耀公司)雖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下稱高雄高分院)102年度上訴字第562號判決有罪,嗣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4725號判決就施宗顯部分撤銷發回更審,至上訴人及錦耀公司處罰金部分,則因不得上訴第三審而駁回確定。復由高雄高分院以102年度上更(一)字第65號判決施宗顯無罪
觀諸採購法第92條規定,廠商及其代表人間是否因犯採購法之罪而受有刑罰實具連動關係,故施宗顯於更審程序既已獲判無罪,則上訴人所處罰金當失所附麗,自無採購法第92條、第101條第1項第6款規定之適用而不得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況上訴人業經高雄高分院103年度再字第1號判決無罪,是原處分當予撤銷或廢止
(二)、上訴人與錦耀公司均實際營業且二公司之股東未盡相同,自各有其得標之動機,況二公司均係合格標而非屬陪標性質,參諸被上訴人南部採購中心工程、勞務採購投標須知(下稱系爭投標須知)中並無以抽籤作為決標方法之記載,上訴人及錦耀公司對此亦無所悉,難認有為增加中籤機率而陪標之動機;復按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下稱工程會)96年5月8日工程企字第09600087510號函釋(下稱工程會96年5月8日函釋)意旨,依南部採購中心工程、勞務採購開標(決標)紀錄單所載,被上訴人並未踐行比減標價程序即逕行抽籤,實有違採購法施行細則第62條規定,此外,依被上訴人石化事業部廠商報價單與系爭投標須知所載,本件採購案並無減價空間而不具競爭性,故上訴人與錦耀公司不因同時投標,致價格缺乏競爭性進而影響採購公正,二公司亦無製造任何不得標之事實,況被上訴人於行政訴訟階段始主張上訴人違法陪標,程序既不合法且理由、論述亦不合理,又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各款均屬獨立事由,倘未敘明該當何款事由而泛稱悖於上開規定,顯有違明確性原則,故被上訴人不得於訴訟階段追補處分之理由。
(三)、被上訴人就不同投標廠商間之投標文件內容有重大異常關聯或影響採購公正之要件定有規範,旨在避免相互協商投標內容,查本件招標之廠商報價單說明欄已就勞務人力每人每月薪資設有最低金額限制,故投標金額不得高於或低於該最低價,致投標金額均為該最低價而須以抽籤方式決定,是被上訴人遽認上訴人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顯悖於採購法之立法意旨;如前所述,施宗顯既已獲判無罪,足認其並未以詐術或其他非法方法使廠商無法投標或開標發生不正確結果而影響採購之公正性,上訴人及錦耀公司固製作相同標單而參加投標以增加中籤機會,然究其個案情節,實質上並不會影響採購之公正性,自與系爭投標須知第12點第7項第8款之構成要件並不相符。

被上訴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理由:
公司代表人就算最後無罪定讞,但公司在過程中仍有罪確定,所以將公司刊登為不良廠商並無違誤。況且依照筆錄,代表人確實指示兩家公司備標,有假性競爭事實。
(一)、參諸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6款規定及舉輕明重原則,故廠商於第一審受無罪之判決,嗣經判決有罪定讞者,採購機關仍應據此刊登政府採購公報,此有工程會102年8月14日工程企字第10200273550號函釋(下稱工程會102年8月14日函釋)可參;另高雄高分院102年度上訴字第562號判決依採購法第87條第3、6項及第92條為上訴人有罪之宣告,業經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4725號判決駁回上訴而確定,縱上訴人代表人於更審程序獲判無罪,惟本於同法第8條、第92條及第101條第1項關於「廠商」之解釋,該更審判決仍未變更其涉犯該法第92條之罪而經判決有罪事實,故被上訴人依同法第101條第1項第6款及工程會102年8月14日函釋作成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決定並無違誤;況依施宗顯及訴外人黃耀基於法務部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之筆錄,上訴人及錦耀公司均確由施宗顯指示其員工繕寫、製作及郵寄相關投標文件,合於工程會91年11月27日工程企字第09100516820號函釋(下稱工程會91年11月27日函釋)及92年11月6日工程企字第09200438750號函釋(下稱工程會92年11月6日函釋)意旨而形成假性競爭並影響採購案公正性。
(二)、復按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第103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上訴人借用錦耀公司暨其負責人黃耀基名義參加投標等情,業經其員工陳轟仁於高雄高分院102年度上訴字第562號刑事審理程序中證述甚詳,足證錦耀公司並無投標意思,其投標文件係上訴人借用該公司名義俾增加中籤機會,顯已影響採購之公平及公正性,是原處分無論按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或第6款均於法有據;原處分縱未載明按上開第2款規定,惟基於同一性及紛爭解決一次性,被上訴人於訴訟階段始追補第2款處分事由,係就本件停權及不予發還押標金決定所為事實與法律理由之追補,並未變動原處分之法律效果,且上訴人於訴訟程序中已多次具狀就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所定事由及有無借用他人名義參加投標等節詳為論述而受有程序上保障,況本件扣除違反最低金額限制之無效報價後,尚有4種不同投標金額,顯具有價格上競爭關係,另採購機關確已就合格標價之廠商進行比減價格程序。

前審理由:
就事實來看,確實有「一人多標」的圍標情節,故沒收押標金有理由。
但中油公司在訴訟中始追補引用採購法第31條第2項第2款「投標廠商另行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為理由,所以撤銷刊登為不良廠商之處分。
【這部分個人覺得判決寫得不是很清楚,也許要看前審完整判決,會比較瞭解論理過程】
觀諸上訴人與錦耀公司製作之投標封、資格、規格標封、價格標封、同意書及各紙切結書筆跡相同、投遞郵局相同且掛號函件連號,且兩家廠商實際負責人均為施宗顯,足認二公司投標文件內容確有重大異常關聯,上訴人係利用形式上為不同法人之錦耀公司名義,企圖以「一人多標」方式圍標而增加中籤機會,自屬影響政府採購公正性及公平性之違法行為,參諸採購法第31條第2項第8款、系爭投標須知第12點第7項第8款規定及工程會91年11月27日函釋、92年11月6日函釋意旨,被上訴人據此認定二公司間投標文件內容確有重大異常關聯,而作成不予發還押標金之原處分並無違法,顯已就個案予以審查認定,核與工程會96年5月8日函釋意旨無悖,上開違法情事亦經調閱高雄高分院102年度上訴字第562號刑事判決案卷查明屬實;原處分雖曾誤引系爭投標須知第14點第1項第7款規定,惟嗣於申訴審議程序中已更正,應認已合法補正,故不予發還押標金之決定仍可維持。
至被上訴人於訴訟中始追補引用採購法第31條第2項第2款及系爭投標須知第12點第7項第2款規定,此部分理由前未於原處分、異議處理階段及申訴審議判斷期間提出,況該部分亦分屬獨立事由而應個別判斷,然基於處分明確性原則與程序權之保障,難認追補理由為可採,惟並不影響原處分關於該部分之合法性,故原處分關於不予發還押標金之處分可予維持,就上訴人刊登政府採購公報部分之處分則於法有違。

以下是最高行政法院摘述的上訴意旨,個人覺得摘述得很好,簡明易懂。
上訴意旨略以:採購法第31條第2項第8款要件為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旨在規範押標金之處理,至同法第50條第1項第5款要件為重大異常關聯,則在於規範開標與決標之處理,二者之規範要件及目的均有不同,是原審顯然混淆誤認二者而有判決適用法規不當之違誤;況依工程會98年1月19日工程企字第09800007980號函釋意旨,完全相互持股公司或其他種類關係企業均經主管機關認為非採購法第50條第1項第5款「異常關聯」之情形,縱認有異常關聯即應構成「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然上訴人與錦耀公司為關係企業之事實既不合於異常關聯之要件,所為投標均屬合法參與以增加中籤機會,自無構成經認定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餘地,原審無視於此,復未敘明上訴人究違反採購法何規定或相關法令依據,濫用圍標概念及率以關係企業為由逕認有異常關聯或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而駁回其訴,亦有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及認定事實未依證據之違法等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